索引号: | 11330700002592265Y/2022-00879 | 发布机构: | 金华市司法局 | 成文时间: | 2022-05-12 |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登记号: | |||||
生成日期: | 2022-05-12 16:43:19 | 内容概述: | 金华市司法局2021年重点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
今年来,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法治金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扎实履行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婺城区、磐安县创成全省首批法治浙江建设示范地区,4个项目入选法治浙江“重要窗口”实践100例,1个项目被评为法治浙江建设十五周年重大法治事件,1个项目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候选项目,3地入选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创成5家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数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智慧矫正”建设工作得到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
(一)找准改革切口,强势推进数字化改革。一是“智慧矫正”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对接公安“雪亮平台”“视频综合应用系统”,在全省率先全域应用“人脸识别+定位”监管模式,构建形成跨6个部门的社区矫正精密智控平台,覆盖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执法监督等社区矫正工作场景,经验做法得到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婺城、金东、兰溪、东阳、磐安5家单位顺利通过司法部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实地验收,创建数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二是遗产继承“一件事、一次办”。针对遗产继承所需材料多、办事程序繁琐等问题,打造“遗产继承一件事”服务平台,联动公安、民政、资规、公积金、公证等部门及全市100多家金融保险机构数据,“一站式”为继承人提供在线遗产种类查询、遗产公证在线委托,实现公积金余额提取和不动产继承“零次跑”全流程网办,机动车过户、金融类遗产继承材料一次提交、全流程共享。三是“一码找律师”全省交流推广。承接全省律师职业素养综合评价试点,打造“一码找律师”平台,建成律师评价指标体系,精准描绘“律师画像”,以“律师超市”形式向群众提供律师筛选服务,有效解决百姓“找律师难”、律师“自我展示难”、部门“服务精准难”等问题,并在全省司法行政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开展示范创建,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一是争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成立深化法治化改革、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两个工作专班,研发推广法治建设动态管理系统,并以法治金华建设“六大抓手”为切入点,扎实开展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改革,婺城区、磐安县创成全省首批法治浙江建设示范地区,婺城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单项示范创建候选项目。二是开展法治乡镇(街道)示范创建。深化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加强基层法治站(所)建设,开展司法所“业务技能比武、工作实绩比拼、规范建设竞赛”活动,统一制定并推广“审查前置”“三重审查”“议题首问”等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规范化建设标准,推进审查关口向前端延伸、法治责任向基层传导、治理重心向源头转移,9个单位入选全省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乡镇(街道),乡镇(街道)行政诉讼案件总量、败诉率分别同比下降37.6%、44%。三是开展法治乡村示范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后陈经验”,提炼形成“后陈式”法治村“357”建设标准,全域开展“后陈式”法治村建设,同步实施“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行动,“一事一图”规范权力运行,“一村一策”配强法治队伍,“五色预警”筑牢廉情防线,“智慧钉办”赋能基层治理,推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100%纳入法治轨道,民主监督100%覆盖运行,法律服务进村入户“触手可及”。首批已建成“后陈式”法治村105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7%。
(三)加强统筹协调,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全面推广以告知承诺制为核心的极速极简审批模式,梳理形成50个告知承诺事项,出台清单动态管理等11项配套制度,撬动“拿地即开工”等一批“一件事”集成改革项目落地,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制度,审核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文件、协议38件,清理妨碍公平竞争、与企业性质挂钩的政策文件88件,对2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127个议题进行会前审查,提出意见建议260条。二是优化执法环境。总结推广15项“说理式”“教科书式”执法经验,用好行政复议监督、行政执法监督两把“利剑”,推动2019年以来的59件违法存量问题全部“清零”,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探索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制,推动11个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764件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采用告知承诺书方式处理,营造形成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执法环境。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创新开展金融赋强公证,推动赋强贷款业务未办先审、即办即准,不良贷款执行效率至少提升5倍以上,维权成本缩减200%以上。搭建对话企业家平台,充分听取商贸、科技、旅游等行业意见建议,按需建立“法企同行”“千所联千会”等工作机制,成立自贸区金义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在全市划分形成市场主体服务网格6183个,推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网格化全覆盖。目前,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41万场次,组织企业“法治体检”2.98万家,调处涉企矛盾纠纷3835件。
(四)发挥职能作用,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华诞。一是打好行政争议预防化解“组合拳”。开展行政复议“以案治本”“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全市新收行政复议申请1318件,审结1268件,同比上升60.1%;直接纠错51件,发送意见书、建议书等16份;复议后起诉152件,近九成的行政争议案件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实现定分止争。研究出台行政诉讼案件通报化解、示范诉讼、出庭应诉、责任追究等“四项制度”,联合检察院建立“双调双督”协作配合机制,全市适用示范诉讼程序128件,实质性化解高败诉风险案件30件,化解率55.6%;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9.8%,创历史新高;过错追责23人次,容错免责21件。二是实施人民调解质效提升工程。出台县级矛调中心“终点站”建设人民调解工作指引,健全诉调衔接机制,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分层递进化解矛盾纠纷4.2万件,构建形成矛盾纠纷化解136的工作格局,即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比例保持在60%、30%和10%的结构,调解效率提升近三成。集中开展“法雨春风进万家”法治实践活动,建立人民调解专项公益基金,成立义乌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开展金融纠纷执行和解工作试点,圆满完成“平安护航建党百年”重大任务。三是狠抓社区矫正监管安全。率先成立矫务监督委员会,出台“清廉矫正”十大防控举措,挂牌成立全省首家“清廉矫正教育实践基地”,全省推进“清廉矫正”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应用数字化监管手段,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监管防线,监管的47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脱漏管,未发生一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恶性案(事)件。加强监地衔接,建成服刑人员远程视频会见申办平台,为服刑人员亲属提供远程视频会见6507人次,并扎实做好1.6万余名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