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00002592265Y/2023-00891 | 发布机构: | 市司法局 | 成文时间: | 2023-07-17 |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登记号: | |||||
生成日期: | 2023-07-17 16:06:26 | 内容概述: |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190号提案答复的函 |
解决类别:A
金市司办提〔2023〕3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190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洵敬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社区矫正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对外籍被告人社区矫正的建议》收悉,7月6日,经市司法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一直高度重视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您提出“加强外籍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正,语言文化法制并举”的建议针对性强,与社区矫正“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的工作原则高度契合。近年来,我局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结合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特点,创新多元融合机制,着力提升外籍对象社区矫正工作实效,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在册外籍社区矫正对象7人,其中义乌在矫6人(均为男性),浦江在矫1人(为女性),具体工作举措如下:
一、完善工作体系,提升执法规范化。一是严格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流程。围绕社区矫正执法规范目标,出台《社区矫正执法手册》《社区矫正处罚案件证据指导标准》等执法规范文书。二是聘请专业持证翻译人员全程参与。外籍社区矫正对象通晓中国语言文字而不需要他人翻译的,要求其出具书面声明;不通晓中文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与专业翻译公司建立合作,聘请持证翻译人员全程参与调查评估、宣告、个别教育、思想汇报等社区矫正执法翻译。三是做好相关法律文书翻译。对执法过程中主要涉及相关法律文书和日常监管文书进行梳理,将必要文书翻译成外籍社区矫正对象母语或能够识读的英文、阿拉伯文、西班牙语等,确保外籍社区矫正对象准确识读社区矫正各项规定。
二、探索机制完善,促进管理专业化。一是完善接收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建立外籍社区矫正对象到庭接收衔接机制,与原判法院做好法律文书和人员交接,防止外籍社区矫正对象因语言不通导致报到不及时、脱管和漏管。二是落实专人负责,实现“最多跑一次”。落实专人帮助外籍社区矫正对象领回在刑事侦查及诉讼中被收缴的护照、办理签证续签等手续,有效解决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间合法居留问题。针对义乌国际商贸城对外国人出入需提供护照等事项,及时与市场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出具护照情况说明,帮助境外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进市场采购。三是部门协同配合,加强日常监管。在开展外籍社区矫正对象上门走访等日常管理过程中,当地出入境管理局安排一名辖区外管员协助开展上门走访工作,及时掌握信息。
三、注重精准矫正,推动帮教个性化。一是小班教学,定制个性教育学习。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采用小班化中英文教学形式,整合社会志愿者、社工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社区矫正对象中语言技能志愿者多元参与,协助开展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结合涉外人员法律案例及常见法律误区,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知识进行普法教育,并将中国文化及金华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年度教育计划,丰富教育学习内容。二是融合特色,打造多元公益活动。针对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的公益活动,采用常规服务和特色服务提供菜单式选择。常规服务方面,联合交警大队开展中外志愿者文明劝导活动,逐步从文明劝导引申至违规行为劝导;特色服务方面,结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现有的国际融合项目开展公益活动,如洋打更、消防安全检查、文化体验等,促进外籍社区矫正对象融入和服务社会。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巩固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强化部门衔接配合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的优势。同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业培训,针对性开展外籍罪犯心理学、外语及外国文化等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水平及教育帮扶质效。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外籍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虚心接收、持续改进,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联系人:董慧玲 联系电话:18858953265
金华市司法局
2023年7月6日
抄送:市府办,市政协提案委。